。
小米股价在一年内暴涨三倍!小米靠的不是运气,也不再是偶然的市场热度,而是以IPD为核心的体系化管理能力。本文带你看懂小米如何用系统能力稳定交付“爆款”,实现从混乱到高效的管理蜕变。
在电动汽车战场硝烟四起的当下,小米不仅推出SU7引爆市场,更在资本层面实现市值暴涨1300亿美元,市盈率直逼苹果。看似爆发,实则蓄力多年。
本篇文章带你透视小米如何从“产品定义混乱”到“多体系协同”的蜕变之路——以IPD为核心的管理体系,是如何一步步支撑起它的完美执行力的?
从2024年2月的低点起步,小米的股价在一年时间里暴涨超300%,市值新增超1300亿美元。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最昂贵的科技股之一,市盈率高达38倍,是腾讯的两倍,甚至超过了苹果。
这一切并非偶然,而是体系化能力的体现。在资本市场看来,小米接下来的每一步,都必须用“完美执行”来回应高估值。电动SUV YU7将在今夏发布、2025年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、分析师预估交期将超过7个月……市场已经在盯紧它的“兑现力”。
为什么小米做得到?答案在于多体系协同驱动下的管理进化。
2019年,小米年营收突破2000亿人民币,业务迅猛扩张,但内部管理却开始拖后腿:产品战略分散、开发与技术脱节、研产销服断层、跨部门效率低下……面对巨大的增长惯性与复杂度,小米选择了变革。
小米陆续导入了多套先进的管理体系,构建起以IPD(集成产品开发)为核心,并由IPMS(市场与销售)、ISC(供应链)、CI(用户洞察)、ITR(问题解决),以及DSTE(战略执行)等组成的系统化管理架构,覆盖从战略制定、产品开发到市场落地、用户反馈的全过程闭环。
其中,IPD体系尤为关键,是小米选择最先导入的管理体系,目标是解决如何稳定持续地做出好产品的问题,让产品开发不再依赖“个人拍脑袋”,而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、跨部门协同、系统闭环驱动的产品开发机制。
-
产品战略与用户需求统一规划:不再盲目试错,而是前置做清“做什么、为谁做、怎么做”
-
产品定义与品牌主张一致:围绕用户核心价值,建立三位一体的“品牌-产品-用户”管理闭环
-
多部门协同、流程可控:通过IPD打通研产销服流程壁垒,实现“力出一孔”,提升产品交付能力与市场响应速度
从手机、IoT再到汽车,小米逐步构建起了能持续交付“爆款”的能力体系。这不是运气,也不是某个明星产品的突发奇迹,而是以IPD为引擎、多体系协同发力的管理架构在默默发挥长期力量。
小米的成功,是IPD理念渗透与组织执行力结合的范例。但我们也看到,许多企业导入IPD“纸上谈兵”,空有流程、落不了地。
睿创咨询基于IPD核心思想的PTIM管理体系
作为专注IPD二十年的咨询机构,上海睿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坚持“专家驻场+长期陪伴”的服务模式,从体系搭建到文化生根全程陪跑,破解落地难题,助力企业实现真正的从混乱到高效转型。
我们不做短期交付,只做长期伙伴。睿创,愿与更多创新型企业一起,把IPD从理念变成爆发力。成就创新型企业,从IPD开始。